丁文奎
古往今来,冰肌玉骨、凌寒留香的梅花,以高洁伟岸的形象被称颂。著名华侨功勋艺术家郑发祥笔下的梅,也因摄人心魂的艺术力量,让人叹赞,博得“梅圣”“画梅圣手”之称号。
郑发祥,字云凌,号梅道人。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、徐悲鸿画室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评审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、中国翰园碑林总监、中国文化博物馆艺术总监,
美国世界艺术家联合会秘书长兼北京代表处首席执行官、美中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主任委员。
墨彩五色云
发祥先生画梅,善推陈出新,独辟蹊径,突破诸多画者表现个人幽闲、清寒、孤芳等情怀之窠臼,作品呈现着梅花顽强的生命气息及其蕴含的强烈时代精神、中华民族高贵品格。其恢宏、浑然、超拔、豪迈的气度,诠释的是“九州生气”“铁骨精神”;竖梅盘旋升腾、驾风破云、搏雷击雨、直上九霄的气概,渲染着“龙”之魂魄。作者升华“曲如龙”画梅技法,将巨龙的神采化入梅的主干造型,干枝松柏般的形象峥嵘刚健,雄风振起,顶天立地,如巨龙飞腾。对梅的花朵,兼容中西画风,将线条造型与水彩画、油画的技法结合,融进明暗质地、方位透视、晕染映衬等技巧,如此落笔,几乎每一朵、每一瓣都有立体质感。
他的梅作把握整体意境效果,重色彩,满构图,注重冷暖、深浅等色相对比,采用从容、绚烂的多种处理方式,集敷染、点染烘托于一体,梅朵往往是多层次、多方位繁盛群集,如同一帧帧绚烂的彩锦,造型艺术丰富、立体感强。其布置景物亦以全方位观照,若有天地山川,皆为远景,梅处于显眼近景,彰显梅立地接天、主宰乾坤的效果。其定点透视法、动点透视法和突破时空限制的构图,拓展画面容量,形成一种壮干劲枝奔腾、繁花铺天盖地的独特画风。此构图法,雄浑阔大、形神兼备、酣畅淋漓,全方位展现梅花风采,韵律美、气质美扑面而来,视觉冲击感强烈。不同作品里,着墨浓而润,既师承传统,又不拘于法度,挥洒自如,处处有新意;红、蓝、绿、黄、白各异的梅花色彩强烈,意趣天成。正如发祥先生所说:“艺术家最大的才能,乃是创造和谐美,把握住大的关系,相互间的联系,大的结构,明暗团快,色彩。只有把大的关系处理好了,你才能知道哪些细节需要描绘,哪些需要概括。一个好的画家在于恰到好处地为表现感情服务。”
梅的自然美特征,被发祥充分发掘并抒情寓意。其五色墨彩以“万花敢向雪中出,一树独先天下春”的境界,把人带入宏远的历史时空,沁润着民族的文化、伦理、道德、人格;用不同凡响的大写意,使梅花作品担起反映主旋律的艺术角色。
创新攀高度
进入纯熟圆融的画梅艺术之境,在于发祥先生以现代审美意识达成了形式新、笔法新、色度新。具体而言,对势与质的关系处理,于整体守静中点、线、面之间有动的笔法和变化笔势;在质润关系中适度把握水分的份量和行笔速度,自然之笔流露情怀;笔法和色度关系中,追求激越、朴雅情调,艳而不俗,繁而不腻。其新颖的艺术语艺术,让梅花光华灼灼,折射着时代的壮美秀丽和鲜亮的民族之韵。
他的作品《千古江山君独艳》《天涯春消息》中,梅石搭配,石花相印,无生命之山石与生机盎然之梅在对比中统一,加上浓郁诗情的表达,每处颜色都传递细腻的感情。《冰魂皓态古今颂》一株铁骨铮铮的老梅横空出世,显出经天纬地、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。《大地春晕盈》《春回大地》《春天的笑声》《红梅赞》等画,是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之情韵,俏丽的红梅担当报春使者,水墨写意美妙生动,形与色、光与影循着和谐的规律,其阳刚之美象征当今中国欣欣向荣、前程如锦。《月光美》《香雪海》里,前者沉沉夜色,茫茫天宇,冰盘圆月悬挂空中,清峻秀挺的冬梅渡着如水月光;后者迎着朔风的几株梅树,从容舒展,冰清玉洁的花朵绽放,均显出不可遏止的生命力量。
梅画的成功,深层次上是源于发祥先生文化观念与审美理念的统一。诚如专家所言,他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观照中国画艺术形式的审美,是其最基本、最重要的基础条件;以洋为中用的理念,约定对西画技法接纳的界度,是其墨、色表现的重要个性形式;以传统哲学思维引领经营布置,是其气韵生动的关键所在。
发祥以高品位之梅,引起中外名家和收藏界关注。艺术大师刘海粟评价其“万里春光,九州生气。”画梅泰斗关山月赞郑发祥之梅“功底深厚,创新出奇;梅家一派,非同流俗。”吴作人、启功、董寿平、沈鹏、周巍峙等大师都给予肯定、称誉。发祥的梅作还进入中国国家文物局、中国美术馆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中国民族博物馆、中国体育博物馆、联合国大厦、中国驻美大使馆、英国大使馆、台北中正纪念堂以及海内外众多博物馆、艺术馆被珍藏。多幅精品被赞为“人格精神与绘画技法的结晶”。中国、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荷兰等几十个国家邮政部门,以及中国台湾邮政将郑发祥梅画,印制成本土原资邮票和特种邮票向全世界发行。2018年8月郑发祥及作品,作为华人华侨杰出功勋艺术家,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电子屏幕、路透社电子大屏幕滚动播出。中国文联出版社的《中国丹青巨匠》、中国文艺出版社的《中国美术70年》大型金装画库,郑发祥均名列榜首。他被中国中央电视台《辉煌栏目》评为2019艺术界榜样人物。联合国世界非遗保护基金会、美国集邮集团、欧洲集邮协会出版郑发祥全套邮票向全球发行。2019年郑发祥作品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市。
发祥的艺术创新,提升了梅花画作传情达意的时代高度。他还勇做第一个吃螃蟹者,创新梅画题材,开拓新画种。在艺术市场,购买昂贵艺术品的多是上层精英,普通百姓往往望尘莫及。为改变此现状,发祥用科技力量再造绘画资源,与中铝中央研究院东南分院合作,历时3年研发出新型铝板与中国画相结合的铝制品艺画。此画将颜色喷到铝板上,颜色还原度高,与原画几可乱真。铝制艺画实现了材料创新、工艺创新、视觉创新。功能与材料跨界组合,解决了传统纸张不易保存且易破坏的难题;以阳极氧化工艺,使颜色与铝基材融为一体,永不失色,可大批量产,价格最低却未降艺术价值;精细化处理画作,使表面产生凹凸立体感,铝板自身颜色成为梅画的留白空间,真实而自然。如此,铝艺画进入大众视野,可让喜爱梅花艺术的千家万户拥有梅的画品。
苦寒凝梅香
“成功的花,人们只惊美她现时的明艳,然而当初它的芽儿,浸透了奋斗的泪泉,洒遍了牺牲的血雨。”
郑发祥的艺术之路,诚如梅花的品质,“香自苦寒来”。他今日的辉荣是数十年累积而成,正如滴水可穿大石,靠日复一日的滴坠。自1963年在福州上小学任宣传委员时起,发祥与美术结缘,开始学习篆刻、水彩、油画、书法、中国画。幼年时的家贫和生活磨难,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坚忍性格,认准了的事不干则已,干就要出类拔萃。1971年,作为中学美术小组积极分子,发祥的绘画作品获全校比赛二等奖。1975年,知青身份的他,因美术成就考入国家文化行政编制,任街道文化站站长,画作亦荣获福建省群艺馆专业绘画优秀奖。上世纪80年代初,他被章友芝收为入室弟子,开启画梅创作历程。后来拜著名艺术家吴作人、董寿平先生为师。1988年,他首次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,1989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个人百梅图画展,多位美术大师题词相贺。此后,在华盛顿、纽约、伦敦、巴黎、中国台北、莫斯科、新加坡、曼谷等世界各地举办大型艺术展80 多次,出版了几十本画册,被人民日报、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。
曾在国外生活二十多年的郑发祥,画梅,也成为寄托乡愁的一种情感方式。谈到酷爱的梅花,他说:“站在咏梅的诗书画面前,能使心灵得到激励和净化。我希望把这种心灵的共鸣带给更多的有心人。”他深知,要感悟、理解梅花和艺术,攀上梅画更高峰,须以梅为友,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,阅尽天下梅花的风姿。
无论成都“二十里中秀不断,青羊宫到浣花溪”的梅花世界,苏州被誉为“香雪海”的邓尉梅花地;还是吴锡的梅园,南京的梅花山,都留下郑发祥的足迹。在杭州“灵峰探梅”园,他被深深吸引久久驻足,这赏梅圣地让他了解到不同形貌、脾气、习性的朱砂梅、龙游梅、果梅、垂枝梅、绿萼梅等,搜尽她们的精气神。这位“梅道人”调研梅花家族,发现其在自然界构图有鲜明特点:梅若依石而立,尤显高清芳姿;若傍水而植,则更潇洒清丽。梅在红霞紫烟中格外传神,在月色细雨里分外迷人。基于对各个品类梅花实物的精细观摩,才有了他笔下梅画精品的传神之韵。
在艺海,发祥因涉猎广泛而游刃有余。除了画梅,他的人物、山水、鸟兽画和书法篆刻等都功底颇深。他深明触类旁通、书画同源真谛,书与画协调互补可相辅相成。中国书法淋漓痛快、神动流畅的风韵与大写意绘画技巧,被其贯通,以求书中有画意,画中有书魂。他的篆隶书法,雄沉、圆转、遒劲中透出奔放、洒脱、超逸,被名家褒扬。无论画与书,其笔墨技法上达到了艺术上的和谐统一,效果上佳。
竭尽拳拳心
郑发祥的出生地福州,有很多台胞,海峡两岸亲人很难见面,备受骨肉相思之苦。他从小见证这些悲凉场面,立志为两岸沟通交流做贡献。梅花的品格气节,与“龙的传人”面貌吻合,其传达的民族精神,包含着海峡两岸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性。于是,发祥以梅花为媒介,多次举办“梅开两岸”画展,视觉美感强烈的梅画深受两岸人民喜爱。为此他特意创作了《馨香浸月色》,寓意海峡两岸花好月圆,早日团圆、统一。
2009年9月9日,“我爱梅花 更爱中华——旅美艺术家郑发祥‘梅之韵’个展”在台北举行。百余幅风姿各异的梅花图吸引了上千观众。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为画展题写了“丹青梅花民族魂”,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以及吴伯雄、洪秀祝、蒋孝严、宋楚瑜先生也分别题词。当天,郑发祥捐出两幅价格共650万元的作品,用于台湾“八八水灾”的善款。台北展结束,郑发祥随即赴美国纽约展出,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以及陈香梅女士出席并题词、留言祝贺。
2010年,经**台办批准,由光明日报政研室、福建省委宣传部主办,“梅开两岸郑发祥梅之韵画展”在福建省美术馆和厦门美术馆分别举行,荣宝斋出版郑发祥专题,马英九、连战、吴伯雄、吴敦义、蒋孝严、宋楚瑜、孙穗芳、陈香梅等发来贺电。2017年1月,第八届“梅开两岸画展论坛暨郑发祥、陈丽玲两岸师生艺术展”在福建省郑发祥美术馆举行,并发行《大家艺术专题画集》。通过艺术为海峡两岸做贡献,尽拳拳之心,郑发祥内心洋溢着幸福感。
画坛艺术高地上,发祥先生耕耘不辍,奋斗不止。他希望用墨彩宣介、张扬秀外慧中的梅之本质,助力梅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。这亦是众人之愿。因最能体现坚韧不拔民族精神的,非梅莫属。我们期盼,此愿早日梦想成真。
行文至此,以小诗作结。其录自笔者诗集《诗心旅程》中《名家郑发祥梅画观感》:
神笔大匠运斤忙,满纸花魁涌暗香。
独立冬雪呈艳魄,也惜春韵入群芳。
翠晴鹃鹊鸣红朵,澄月银辉洗玉装,
两岸使驿情与共,画中梅圣世人藏。
2022年2月(寅虎年春节)
(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,诗人,全国广播电视“百优理论人才”称号获得者,曾任中宣部外聘专家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